久久为功,有效衔接, 附属口腔医院将乡村振兴帮扶进行到底(三)——石田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纪实
近日,医院党委书记唐柯同志带队赴古蔺县马蹄镇石田村,就定点帮扶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开展调研。
调研组同石田村驻村工作队就当前和下一步帮扶工作进行探讨,实地考察了大米种植基地建设情况,并走访慰问了防返贫监测户。
调研期间,调研组通过座谈交流,与驻村干部和村组干部深入交换意见,聚焦村集体经济发展、群众稳定增收、特色产业培育、控辍保学成效、防止返贫动态监测、乡村治理效能提升、道路交通安全、防灾减灾能力等重点,详细了解当前工作进展、存在的实际困难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并对重点任务进行了梳理和安排。
针对下一步工作,驻村工作队将扛起主责、聚力实干:一要深刻认识驻村第一书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实干为先,力戒虚功;二要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坚决克服官僚主义,确保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三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以务实行动和扎实成效取信于民、凝聚民心;四要聚焦发展第一要务,着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和集体经济壮大,做实做强实体经济;五要注重工作实绩,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发展变化赢得群众认可,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性;六要严守工作纪律和廉洁底线,保持战略定力,沉心静气、脚踏实地抓好各项任务落实。
石田村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进程中,坚持党建引领、精准施策,在产业发展、健康保障、生态建设等方面协同发力,描绘出一幅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党建引领聚合力,筑牢战斗堡垒
医院充分发挥“党建+”引擎作用,通过联建共建,助力石田村锻造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
队伍焕新:驻村工作队积极孵化本土人才。2021年7月以来,成功发展3名新党员,1名党员按期转正。其中,2023年发展的彭良利已进入村委,在处理矛盾纠纷、落实防返贫监测中展现担当。
组织规范:“三会一课”制度扎实落地,每月主题党日与学习活动、每月1次支委会、每季度至少1次党员大会,组织生活规范有序。
党课鲜活:驻村第一书记的党课已开讲9次,从“四平战役中的村党组织创新”到“前沿科技与三农展望”,深入浅出,广受党员好评。
共建聚力:2023年,石田村党支部与医院临床第七党支部(现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党支部)联合开展“重走长征路”活动,显著提升了支部凝聚力。
产业就业双驱动,激活内生动力
医院精准发力,在产业升级和就业增收上成效亮眼。
消费帮扶拓销路:累计投入近10万元采购马蹄甜橙、石田大米等特色农产品,有效打通市场渠道。
科技赋能兴产业:邀请西南医科大学中草药专家实地“把脉”,为石田村连翘种植提供专业指导。
就业岗位送到家:精准对接马蹄镇贡香酒厂、甜橙经合社等,成功解决多名村民务工;村内太阳能路灯安装工程,优先使用本村劳动力,6人获得临时就业,惠及全村589人。
精准施策稳增收:针对就业不稳的监测户彭良进,工作队引进优质鸡苗,协调村内养鸡能手提供技术,并打通供销链,助其实现稳定增收。
健康守护暖民心,织密保障网络
医院将健康帮扶作为防止因病返贫的关键防线。
义诊宣教进乡村:自2021年7月起,组织医生进村开展口腔义诊及健康宣教2次,显著提升村民口腔保健意识。
资源下沉强基层:积极与马蹄镇卫生院协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乡村延伸。
应急保障显担当:在防疫防汛关键期,驻村第一书记及时将口罩、体温计、洗手液、反光背心、手电筒、雨衣雨鞋、救生衣等应急物资送达,并组织急救培训,提升村民自救能力。
暖心护送解民忧:对因病存在返贫风险的李顺才户,驻村队员多次利用私车接送其往返泸州、古蔺就医,助力病情好转,有效化解风险。
生态宜居新图景,建设美丽乡村
医院通过精准投入、项目落地、科技赋能,持续“扮靓”石田村。
道路畅通惠民生:2022年7月,医院捐赠1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石田村村道路维修,改善交通条件。
环境整治焕新颜:2023年9月,医院支持2万元卫生环境治理资金,在全村增设带有医院元素的公共垃圾桶,制作标识标牌,并加强环境卫生政策宣讲。
防火通道保安全:2024年4月,医院支持10万元项目资金,投入森林防火通道建设。
智慧巡护提效能:创新引入无人机智慧化巡山巡林模式,绘制自动巡林路线图,大幅提升森林资源保护效率和安全性。
石田村的生动实践,是党建引领下精准施策帮扶、多方协同发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缩影。从筑牢组织根基到培育特色产业,从守护健康安全到优化生态环境,每一步都走得坚定扎实,为石田村的全面振兴注入了澎湃动能。附属口腔医院的帮扶之路,彰显了“久久为功”的韧性与担当。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