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远必达!一次奔赴川西高原的口腔健康与推普行动 ——西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蓝天行动队九龙县公益行记
2025年8月23日至28日,西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蓝天行动队”的14名师生,跨越江河、翻越群山,奔赴位于川西高原藏彝走廊深处的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九龙县,开展为期六天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此次活动聚焦口腔健康与普通话推广两大民生关键,将专业服务和人文关怀送进高原村寨,书写了一段充满温度与担当的青春篇章。
跨越山河,青春的脚步抵达需要的地方
队员们从泸州、重庆、福建等多地出发,汇合成都后下往冕宁,再乘长途汽车盘山而上。沿途海拔不断攀升,部分队员出现高原反应,但没有人退缩。一程山水一程心,他们带着耗材、物资和一颗炽热的心,终于抵达烟袋镇桤木林村。“越是偏远,越需要医疗和知识的阳光。”队长张昊这样说道。
座谈交流,共话基层服务的当下与未来
8月25日上午,团队一行与九龙县团委开展了深入的座谈交流。县团委书记毛贵兵详细介绍了当地在口腔健康普及、志愿服务开展以及基层工作中面临的重难点问题。同学们也踊跃发言,表达了扎根基层、服务乡村的强烈意愿,同时也反映了青年学子参与社会实践时普遍面临的“缺乏渠道和机会”等现实困境。双方围绕如何建立可持续的校地合作机制、搭建大学生实践平台等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这次座谈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基层工作的理解,也为未来更精准、更有效地开展志愿服务打开了新思路。
健康入微,让笑容从“齿”开始
在我院驻村干部的大力支持下,团队于九龙县魁多镇、烟袋镇、三垭镇等地设立临时服务点,开展系统口腔健康检查,耐心进行口腔科普,演示巴氏刷牙法,发放护齿物资,并为150余名儿童提供免费涂氟服务。“很多孩子是第一次接触涂氟,一开始会害怕,但队员们特别温柔,一边操作一边用刚学的彝语逗他们笑。”当地村医感动地表示。此外,团队还为老人测量血压,提供基础慢病咨询,真正把服务落到细微处。
语言为桥,推开一扇通往更远世界的窗
在推广普通话方面,队员们设计了一系列趣味活动:诗词接龙、汉字小游戏、家庭推普宣讲等,让孩子和老人在轻松氛围中接触、使用普通话。“学好普通话,不仅能更好沟通,更是走出大山、拥抱机会的一把钥匙。”一位队员在入户时这样对老乡说。许多孩子从一开始害羞不语,到后来主动用普通话打招呼,变化悄然发生。
不负韶华,在奉献中淬炼初心
六天时间,累计义诊500余人次,完成儿童涂氟150余人,发放宣传材料600份。数字背后,是队员们早出晚归、无畏艰苦的付出,更是当代医学青年以实际行动响应“健康中国”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写照。
“这不仅是一次实践,更是一节深刻的国情课和思政课。”一位队员在总结中写道。他们的脚步,丈量了高原的辽阔,也贴近了土地的温度;他们的服务,呵护了牙齿的健康,也点亮了语言的星光。
白云生处,青山之间,一场365体育平台健康、语言和希望的播种正在静默生长。而这份跨越千里的青春守护,正如高原上的阳光,清澈、炽热、久久停留。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