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88优德体育

w88优德体育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社会责任实践

扶贫日记:看大石凼村五彩的收获
来源:默认部门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03日 编辑:新闻中心

  “我们试种的藜麦“丰收”了!”

  “收了多少斤?”

  “24斤!”

  “这还算丰收啊?”

  “那当然,别小看这微不足道的24斤,这可是大石凼村农业发展的一个崭新起点!”

  一谈到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白湾乡大石凼村今年的收成,29所派驻大石凼村工作队员袁金华就满心欢喜,在他的日记里满是希望——

  

  五彩的藜麦麦穗

  坐落于绰斯甲河畔高山河谷间的大石凼村虽然已经于2017年“摘帽”,但面对即将启程的“乡村振兴”,如何实现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依旧是个待解决的问题。而我们扶贫队的解决方案是:立足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紧抓农业是第一要素,努力实现农业自身的升级尤为重要。正如村委会主任石高让滚所说:“这里是农区,我们都是农民,土地和作物是根本。再咋个发展,地还是要种撒。”

  但是以农业为根本,不是说继续守着洋芋、苞谷“挖潜”,而是要重新思考“未来种什么”。“小袁脑壳灵活,思路肯定比我们这些‘山旮旮’里的多,我看这个问题交给他很合适。” 村支部书记用忠这么一说,这任务我就担下了。

  来到大石凼村两年多,村情民情我自信还是摸得比较清楚,但是谋划产业还真不是简单地走村入户实地调研就能得出答案的,我想我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所长,不受观念和定式思维的局限,以更广阔的视野来寻求突破性的答案。

  一番海量的线上搜索和学习后,“藜麦”闯入了我的视野。这是一种原产南美洲,具有相当全面营养成分的作物,非常符合现代人对健康的追求。它最合适种植在海拔3000-4000米的高原或山地,这正好契合大石凼村的自然环境。当下中国藜麦的种植尚未全面铺开,市场前景是一片广阔的蓝海。于是我把引进藜麦种植的项目向所里汇报,并得到了所里的资源和资金支持。得知消息后的四川省农科院也热情地予以支持,派遣了专家来大石凼村进行实地考察和指导。经过讨论,我们决定先找块地试验,成功后再发动有胆识、感兴趣的部分村民“吃螃蟹”,然后带动更多村民参与。

  但大石凼村依山而居,可耕作土地本就不多,谁愿意拿自家土地来“冒险”呢?关键时刻,党员让养罗尔伍站了出来,“我们家挤1分地出来做试验田,给集体做一下贡献。”

  

  蒋芸博士带领大家播种藜麦

  有了方案,有了资金,有了土地,项目正式运转起来了。在农科院蒋芸博士的指导下,大家一起整地、施肥、播种、间苗、灌溉……种子在大石凼村的土壤中发芽、抽叶、长枝、抽穗……深秋时节,寄托着大家对未来的期许,沐浴着川西清澈的阳光雨露,藜麦终于成熟了!饱满的麦穗在蓝天白云下摇曳生姿,五彩夺目。

  

  陪同王山副乡长查看藜麦长势

  

  农科院郭元林博士现场指导藜麦后期管理

  村民们被这漂亮而又陌生的农作物吸引,纷纷前来打听。对于有兴趣的村民,我们都耐心解答、细心引导。“1分地收24斤,那1亩地就可以收240斤。农科院收购价每斤11元,这样1亩地的收入就是2600多元。如果种更好的品种,收购价还更高一些……”经济账一算,许多村民跃跃欲试。这时,党员干部再次站了出来——老支部书记泽郎木滚带头,“明年我们家种,摸一下河里的石头,给大家探下路。”石高让尼玛、齐麦仁真等村民纷纷跟进,“明年我们家也种这个试试。”

  

  面向村民的藜麦“路演”

  村民们勇于尝试、积极求新求变,让我们倍感高兴,工作也更有干劲儿。大石凼村明年藜麦的收成可期、农业未来的发展可期、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更加可期!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