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普

您的位置: 首页 口腔科普健康宣教牙周黏膜病科详细

小宝宝嘴里的白膜,可不一定是奶渍哦!

发布时间:2025-04-08 14:42:54本文来源: 牙周黏膜病科 图文/夏倩

家长:医生您好,我家宝宝最近两三天老爱哭闹,说嘴疼,我看他嘴就发现里面长了一大片一大片的白膜,这是怎么回事啊?

医生:宝宝最近有发烧的情况吗?

家长:两三天前确实有点低烧,之后退烧了,我们就没当回事。

医生:宝宝口腔里的白膜是什么样的?可以擦掉吗?口腔黏膜有没有发红?

家长:医生,我把宝宝口腔的照片发给您看看,我用棉签擦拭了一下,可以擦掉,黏膜也确实红红的。

医生:宝宝可能患了鹅口疮,建议您及时带来医院就诊。

家长:谢谢医生,我尽快带宝宝来就诊。

如果您的孩子也出现了和上面这位孩子类似的情况,那么他可能患有鹅口疮,一定要及时就医。

一、什么是鹅口疮?

人们常说的“鹅口疮”,又被称作“雪口病”,实际上就是一种念珠菌感染导致的口腔黏膜炎症,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比较容易患此病。患儿口腔黏膜常常散在如雪的白色斑点、布满白色似凝乳的斑片,有的用力可以擦去,并且下方的黏膜发红

不会说话的小婴儿无法表达不适感,常常以低烧、哭闹、拒食的方式“抗议”,稍微粗心的家长可能会忽视这些小变化,甚至可能将那些白膜当成是残留在嘴里的奶渍


二、宝宝为什么会发生鹅口疮?

导致鹅口疮的因素有多种,具体如下:

1. 家长喂食宝宝前手卫生做得不到位

2. 乳喂养时母亲乳头不洁。

3. 不良的喂养或进食习惯导致口腔卫生差,残留乳汁或其他食物残渣。

4. 喂养用具消毒不彻底。

5. 宝宝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长期腹泻等。

6.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7. 宝宝出生时母亲产道感染。

8. 幼儿园集体生活交叉感染。

9. 与患口腔念珠菌病的成年人密切接触。

三、宝宝患鹅口疮后,家长应该怎么做?

当宝宝出现类似鹅口疮的症状时,应及时到综合医院的口腔科或口腔专科医院的黏膜科进行就诊。一旦确诊,家长应严格遵循医嘱使用药物,一般使用局部抗真菌药物(制霉菌素片、碳酸氢钠溶液)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治疗期间发现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斑片向咽部以下蔓延,或者治疗5~7天后症状仍未改善,应及时复诊,以免拖延病情。

四、如何预防鹅口疮

家长应当对宝宝进行合理的家庭护理,防治再次感染。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家长注意手卫生接触宝宝时,尤其是喂食要先洗净母乳喂养前用温开水充分清洁乳头。

2.养成科学良好的喂养习惯,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已开始辅食喂养

的宝宝,应提供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蛋羹、牛奶、面片、麦片等。

3.每次进食后,用温开水冲洗宝宝口腔内残留的食物。

4.宝宝的接触用品(如奶瓶、奶嘴、餐盘、玩具等)每天清洗干净后再进行高温煮沸消毒;宝宝的被褥、衣物也要定期清洗,并且和家长的衣物分开洗涤。

5.带宝宝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提高免疫力。如家中有人患口腔念珠菌病,应避免与宝宝接触,如亲吻、共用餐具等。

6.若宝宝出现啼哭、拒食疼痛等情况,要注意查看口腔是否有异常。尤其体弱病、消化不良腹泻的患儿以及早产儿更需要密切观察发现问题时,应及时医院就诊。遵医嘱用药,自行滥用抗生素。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小宝宝嘴里的白膜,可不一定是奶渍哦!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