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普

您的位置: 首页 口腔科普健康宣教口腔修复科详细

医生,我就掉了一颗牙齿,可不可以不安?

发布时间:2024-12-30 17:46:17本文来源: 口腔修复科 图文/王俊鸿

“医生,我就掉了一颗牙齿,可不可以不安”,很多患者由于各种牙体或牙周疾病导致牙齿缺失后,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当然这样是不可以的。

缺牙有哪些影响?

1. 余牙受累

缺牙间隙两侧的牙,由于失去支撑,会向缺牙处倾斜,对侧的牙也会发生伸长。引起牙齿排列紊乱,必然形成较大的缝隙,移位,扭转,造成食物嵌塞等。继而引发龋病、牙周病,对剩余牙齿造成损害。当余留牙齿数量较少时,由于它们承担了过大的咬合力量,将会造成牙槽骨快速丧失,出现牙齿松动甚至脱落。缺牙时间越长、数目越多,对余留牙齿的影响将会越大。

2. 关节紊乱

牙齿缺失以后,因缺牙侧的咀嚼功能降低,患者可能会形成偏侧咀嚼习惯,肌肉出现张力不平衡,除此之外会因为余留牙的倾斜、伸长等形成咬合干扰,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咬合紊乱。这些都会影响到颞下颌关节的稳定,造成关节的损害,引起开闭口疼痛、弹响等。

3. 影响美观及发音

牙齿对维持面部的外观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前牙对面部美观的影响非常大。当多数或全部牙齿缺失以后,面颊部失去支持而向内凹陷,嘴唇也会不再丰满,面部皱褶增多,鼻唇沟加深,口角下陷,面容会呈现明显的衰老。另外,前牙缺失还会影响发音,俗称“说话漏风”。

4.降低咀嚼效力

牙齿缺失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咀嚼。咀嚼功能下降不仅增加进食时间和余留牙的咀嚼压力,还可能使食物得不到充分磨碎,加重胃的负担,进而会影响肠胃的消化功能。


那么缺牙有哪些修复方式?

1. 活动假牙


这种修复方式适用范围广且价格低廉。但是其稳固性较差,因此恢复的咀嚼效力很低。此外,活动假牙会让口内余牙患龋概率上升,也会造成牙齿松动。单颗的活动假牙由于体积较小,松动后容易被误吞,造成胃肠道损伤。

2. 烤瓷/全瓷牙


这种修复方式是利用缺牙相邻两侧的好牙,将缺牙两侧相邻的好牙磨小一圈,作为基牙,然后像搭桥一样,把假牙和基牙固定在一起。这样符合力学原理,就会比活动假牙更加稳固耐用,咀嚼功能可以得到很好的恢复,并且会更加美观。当然也要多收基牙的费用。

但是其最大的缺点是对真牙伤害太大,把健康的牙齿人为地磨小,有可能造成健康牙齿的疼痛。

3.种植牙

种植牙被人们称为人类的第三副牙齿,也是口腔医学界公认为缺牙的首选修复方式。这是指把钛金属的人工牙根(种植体)埋置在牙槽骨内,然后在种植体上通过螺丝固定一个钛金属的装置(基台),最后在基台上通过粘接固定一颗牙冠。由于人工牙深植牙骨内,可承受正常的咀嚼力量,功能和美观上几乎和自然牙一样。

不过它的缺点是治疗周期较长(3—6个月),长时间缺牙会让患者咀嚼、发音和社交带来不便。


总之,根据自身口腔缺牙情况及经济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修复方式,尽早修复口内缺失牙才是明智的选择。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医生,我就掉了一颗牙齿,可不可以不安?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