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外伤了怎么办?
寒假即将来临,“神兽”出笼。在室外活动玩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经常有儿童因为意外摔倒、面部遭受撞击等导致牙齿外伤来口腔科就诊。牙外伤往往好发于6~13岁年龄段,其中上前牙外伤尤其多见。
牙外伤是指在突然的机械外力作用下,牙体硬组织、牙髓或牙周组织发生的急性损伤。牙外伤分为牙震荡、牙折断、牙脱位等不同类型。
牙外伤后,通常能观察到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牙齿折断,或相比邻牙伸长或缩短,甚至整个牙脱落。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最后不得不拔除牙齿,影响进食和美观。一旦发生牙齿脱落或折断,应及时就医。
牙外伤应急处理
牙齿完全脱落:
1.迅速捡起牙齿,用手捏住牙冠,别伤到牙根。
2.若牙齿已经落地污染,温柔地冲洗干净,千万不要搓洗牙根。
3.将牙放入原位,可咬住干净的棉球进行固定,但不要太用力。
4.若不能马上复位,可将牙含在舌头下面,或放在有牛奶、生理盐水、自来水的杯里,切忌干藏(千万不要用纸巾包裹保存),保持脱落牙齿的清洁、湿润。
5.尽快就医对牙齿进行再植。
对于牙折,折断脱落的牙冠处理也是一样的,清洁、湿润保存,尽快就医。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行断冠再接,也就是用特殊的材料将折断的牙冠粘回去。
黄金抢救时间
对于牙外伤,时间就是牙齿、牙神经的生命!
对于牙齿完全脱落的,最好在牙齿脱位30分钟内进行再植,极大地提高了牙髓复活的成功率,90%的患牙可以避免牙根被吸收。
如果再植术是在受伤后2小时内,牙神经就有可能复活。若牙神经坏死术后3~4周需行根管治疗术。
若牙齿在口外停留2小时以上,则95%的患牙会发生牙根吸收,导致再植术失败。牙齿在牙槽骨外停留时间越长,再植术成功的机会就会相应减少。
护齿神器
保护牙托也称护牙套、运动牙托,是一种在运动中起保护作用的牙托,大多由硅胶制成,可以固定牙齿,减少外力冲击。建议孩子在剧烈运动时佩戴保护牙托,尤其是对于运动神经尚未发育完全、各类运动较多的儿童和青少年,以免发生牙外伤。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